小區四類火災提示
近期連續發生多起居民住宅樓火災事故,小火亡人現象突出。那么,各地住宅小區都有哪些火災隱患呢?今天,記者跟隨消防專家深入住宅小區,查找火災隱患,了解家庭防火常識。
“目前,我們常見小區內常見的火災隱患主要有四類,分別是線路死拉亂接、家中窗戶裝設防盜窗、高層住宅消防設施完好率不高,消防通道堵塞嚴重。”采訪中,消防人告訴記者,這類常見的火災隱患在居民小區“扎堆”出現,是導致亡人火災事故的主要原因。
現象一:線路私拉亂接。在銅陵一老舊居民小區內,記者發現,樓道內電線撕拉亂接現象較為嚴重,有些線路竟然用布條系在一起。在樓梯間內,電瓶車充電現象普遍,一根未經穿管的電線從居民家中拉出來,隨意放在樓梯上。電瓶車充電時就接上插頭。這樣一根帶電的線路放在樓道,不但可能造成人員觸電,電瓶車還有可能發生電瓶過沖起火。一旦起火,濃煙沿著樓梯向上蔓延,給人員疏散逃生造成極大困難。
現象二:防盜窗變“牢籠”。在一些老舊的開放式小區,為了防盜,很多居民家中都設置了防盜窗。家庭發生火災如果沒有及時逃生,被困在家中,那么防盜窗無疑就成為救援人員的障礙物,同時也讓被困的居民也無法選擇跳樓逃生,非常危險。
現象三:消防設施損壞。記者在高層住宅中檢查時發現,高層住宅必須設置封閉樓梯間,就是在樓梯口加設一道防火門,防止各樓層起火后煙氣進入樓道,具有防煙避火的功能。而實際上,不少高層住宅建筑常閉式防火門經常“常開”,有些還被拆除,無法起到保護樓道的作用。消火栓箱內缺少水槍水帶,疏散指示標志、應急照明設施損壞等現象較為普遍。
現象四:消防通道堵塞。由于小區私家車增多,為了方便,不少居民將車輛停放在消防車通道或登高撲救面區域內,造成消防車無法通行。居民樓發生火災后,消防官兵不能第一時間靠近起火樓棟進行撲救,而登高車、高噴車等大型車輛也沒有操作的平臺和空間,耽誤火災撲救和人員疏散。這些違規停放車輛的行為都屬于消防違法行為。
針對存在的隱患和問題,消防部門提醒市民注意防范:
一、夏季用電高峰到來之際,居民住宅小區應定期檢查電氣線路,有老化破損的一定要及時維修、更換;
二、施工、改造要注意,市民生活中也要注意,有問題一定要通知物業部門或者社區居委會:
三、在多塵場所,線路和絕緣面板要經常清理,以免積存油污;
四、不要亂接亂拉電線,安裝電器時,要根據用電設備負荷情況合理選用;
五、家里要選用合適的保險絲,不得隨意調粗保險絲,更不得用鋁線和銅線等代替保險絲。
六、電氣火災前,都有特定前兆,要特別引起重視。電線因過熱首先會燒焦絕緣外皮,散發出一種燒膠皮、燒塑料的難聞氣味,當聞到此氣味時,應首先想到可能是電氣線路方面原因引起的,如查不到其他原因,應立即拉閘停電,直到查明原因,妥善處理后,才能合閘送電。
七、家中可以配備滅火器、逃生繩索、逃生面具等便利的消防自救工具,在火災發生時能及時進行處置,減少煙氣的吸入,迅速逃離火海。